天险奇路守护人:守护川藏公路最后一道“瓶颈”
26日上午9时,记者抵达西藏林芝米林机场,披着雪域的晨光,我们乘车沿川藏线向武警交通四支队机关驻地波密进发。
四支队政治处副主任刘学丛,在西藏已驻守鏖战12年,他告诉我们:“这些年来,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的援建力度。目前,仅林芝地区,公路通车里程就超过了4000公里。”
车过鲁朗林海,我们很快进入四支队护路报国的主战场。没多久,一段颠簸无比的狭窄砂石路迎面而来。有13年高原驾龄的老兵刘刚告诉我们:“抓稳些,我们已进入14公里临江悬崖便道!”
话音刚落,迎面一辆大型货车由高坡而下,摇晃着向我们驶来。在如此逼仄陡峭的便道上会车,记者不由屏住呼吸,紧紧握住扶手。要知道,另一边便是幽深的悬崖。
类似的场景不时出现。趁着一小段停车修整时机,刘刚告诉我们:“10多年前,我刚上这条路时还是初生牛犊,什么也不怕。可近年来,目睹了一些车辆因车速过快翻落悬崖,想想真是有些后怕。特别是结婚有了娃之后,心中有了牵挂,驾驶时就更注意了。很多人说我,不像老兵,怎么兵当得越老,车开得越慢?”
“为什么14公里临江悬崖便道不铺沥青?”面对记者的疑问,刘学丛告诉我们,主要原因是地质条件太复杂、地质病害不断……正说着,我们的越野车忽然停了下来,前方是长长的车龙。
“前面塌方了!”一名藏族司机主动和我们打起招呼。在他看来,这里发生塌方是平常不过的事。
我们步行前往塌方区。十几分钟后,只见千仞绝壁之下,是高高堆积的乱石区。
当我们赶到时,四支队官兵已开始对塌方地段两端进行安全警戒,挖掘机、装载机组正在施行快速抢通。
现场负责指挥的,是四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高晓宇。“在塌方区,一块飞溅的小石子也能造成生命危险。”一身泥泞的高晓宇告诉我们,自担负养护保通任务以来,他所在的三大队,已经参与了数百次应急救援任务,成功救助了数千名司乘人员。
不到一个小时,塌方区就被官兵清理完毕,恢复通行。随后,记者一行来到三大队执勤点。在高晓宇换衣服时,在他的衣柜我们发现了一张手写的家庭住址。高晓宇告诉我们:“我们每次出去,都不一定能够安全回来,所以大家每人都准备了遗书和家庭住址。还好,现在没有一个人用得上!”
车继续向前行驶,不久后,屹立在帕隆藏布江面上的通麦大桥,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。这里,也是14公里临江悬崖便道的终点。
负责守桥的,是四支队八中队的官兵。他们告诉记者,这里原有的水泥拱桥,在2000年被洪水彻底冲垮,才有了现在的钢架吊桥。大桥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,可在官兵的精心维护下,至今已“超期服役”四年,成为支撑着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。
记者走在桥面枕木之上,脚下的帕隆藏布江面,波澜不兴。在上游50米处,一座全新的大桥正在设计规划之中。四支队官兵说:“我们都盼着新桥建成的那一天。”(解放军报西藏波密1月26日电 记者 宋歆 特约记者 涂敦法 通讯员 陈鸿圣)
相关文章
- 武警北京市总队查处武警二院:给予两名主要领导行政撤职处分
- 国家网信办联合调查组公布进驻百度调查结果
- 一人对抗拜仁百年传统,瓜迪奥拉这三年终究还是输了
- 慈善家余彭年百亿遗产裸捐案尘埃落定:子孙达成共识实现承诺
- 云台山景区落石砸死游客调查:环卫工称猕猴没有蹬石头的习惯
- 活久见!雷霆双少成了母女,一位日本家庭主妇画笔下的NBA
- 外媒集体“嘲笑”中超空门不进?我们可能想多了
- 一个荷兰人来中国建草根足球队,居然请了名帅+三外援……
- 妹子读大学时怀孕了,6年后,她用全家照征服了人们
- 暗访“租人软件”:10位女性出租者中4位提供高价性交易
网友评论

推广链接
文章随机推荐
- 周杰伦昆凌的孩子是男的还是女的?昆凌宝宝性别|周杰伦|昆凌
- 北京公布2014年为群众拟办的27件重要实事
- 杨洁篪将访俄并举行中俄第九轮战略安全磋商
- 宿州市委书记带队上街抓违停公车
- 起底“大师”曹永正:周滨之父称其为最信任的人
- 财政部:公务机票优先买优惠机票 或不买全价票
- 西安警方破获金店抢劫案 追回全部被抢首饰
- 看看内战时期如何生存 两天过八万浏览量
-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起召开 将审议废止劳教议案
- 美报:外来词“入侵”汉语引发中国官媒担忧
- 女乘客中途下车遭拒殴打公交司机一分钟(图)
- 广东过半地市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线
- 村主任因工作分歧持钢珠枪打伤村支书被刑拘
- 生病女教师挂着吊瓶讲课 称不愿耽误学生课程
- 女子骑电动车送孙子上学 穿越马路被撞身亡